🙀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About Curation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 第十屆實習策展 展覽製作團隊

Curator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 第十屆實習策展 展覽製作團隊

東海美術系研究所現階段以「藝術創作」與「藝術策劃與管理」為學術發展之兩大核心領域。「藝術創作」的課程特色,除了膠彩、水墨、西畫三大傳統藝術媒材的專業創作發展,亦相當鼓勵以「當代藝術」為出發的創作論述和跨領域藝術形式的研究和發展。 甫成立的「藝術策劃與管理」學群的課程特色,除了奠立研究基石的史學方法和質性計量的研究方法論之外,理論學科包含中西洋近現代美術史、當代藝術理論、評論與寫作、策展學、博物館學和美術館教育等專題。本所尤其強調藝術策劃的實踐能力,為此開設藝術品維護管理、實習展覽策劃與製作、校內外畫廊實習等課程。 「實習策展」是一堂讓學生實際操作而設計的課程,模擬美術館機構編制讓所有同學認識與了解每個分工環節,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面對一項又一項的磨練與挑戰。2020年9月開始,團隊從主題發想議題討論、經費募款、藝術家邀請作品挑選、視覺與空間設計、展覽風格定調、實際製作布展,到教育推廣以及行銷宣傳,讓同學完整的學習到每個分工環節。 ▉參展藝術家:李政勳、盂施甫、徐嘒壎、張程鈞、張暉明、陳穎亭、葉治伸、劉瀚之 ▉指導老師: 林 平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獨立策展人) 蔡明君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獨立策展人) ▉特別感謝: 黃 翔 (毓繡美術館總監) 高子衿 (臺北市立美術館行銷推廣組組長) ▉展覽團隊: 徐子涵、張育嫣、潘迎佳、李映華、劉芳廷、沈湘芸、陳靖芳、東念瑀、張庭溦 ▉ Instagram 粉絲專頁: timeless_thu_fineart
李政勳

Artist

李政勳

生於1985 ,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系暨研究所藝術創作組 , 現居住與創作於臺北。李政勳著手於「時間」的紀錄,透過創作過程反覆、綿延的勞動融入作品之中,結合顏色,投射出情緒與身體經驗。作品畫面上不同顏色的線條,以及近期作品加上糕餅模具翻製出的顏料塊,是經過反覆堆疊、錯置,產生機械性的符碼。 作品曾入選「2019臺北藝博MIT新人特區」,獲「GEISAI TAIWAN#2」佐藤可士和評審個人獎,以及文化部補助於日本東京駐村,並舉辦多次個展與聯展。 獲獎 2019 MIT新人特區 入選 2010 佐藤可士和評審獎,GEISAI Taiwan 近期個展 2020 「漫漫」,愛上藝廊,新竹,臺灣 2020 「島嶼花」,南畫廊,臺北,臺灣 2019 「2019新人特區」,臺北藝術博覽會,臺北,臺灣 2019 「淺澤」,日帝藝術,臺北,臺灣 2019 「神聖的儀式」,人文遠雄博物館展覽一館,新北,臺灣 2018 「浪/行」,木木藝術,臺南,臺灣 2017 「忽忽」,南畫廊,臺北,臺灣 2016 「時間塊」,日帝藝術,臺北,臺灣 2015 「彼岸之光」,日帝藝術,臺北,臺灣 2015 「複雜的話,簡單的說」,富葰藝術中心,澳門,中國 2015 「不可逆抗力」,木木藝術,臺南,臺灣 2012 「所以 我們不停散步」,槩藝術,臺北,臺灣 2011 「抽象中的理性與感性」,一畫廊,臺北(雙個展),臺灣 2011 「One piece room」,關渡美術館,臺北 2010 「那些,妳教我的事」,黑白切藝文空間,臺中,臺灣 2010 「GEISAI TAIWAN#2」,華山藝文園區,臺北,臺灣 2009 「GEISAI#12」,東京Big Sight 東HALL,東京,日本 2009 「GEISAI TAIWAN」,華山藝文園區,臺北,臺灣 近期聯展 2020 「記憶入場卷」,HTC 宏達電總部大樓,新北市,臺灣 2020 「時記 ── 涉及時間的抽象畫」, 南畫廊,臺北,臺灣 2020「自媒體」,日帝藝術,臺北,臺灣 2019 「漸層」,堅山謙仰,高雄,臺灣 2019 「漾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9 「微觀交織」,Gyusya,臺中,臺灣 2018 「PAPER•ART-2018 木木藝術紙本作品聯展」,木木藝術,臺南,臺灣 2018 「躾」,日帝藝術,臺北,臺灣 2017 「Young Art Taipei」,喜來登大飯店,臺北,臺灣 2017 「PAPER•ART-2017 木木藝術紙本作品聯展」,木木藝術,臺南,臺灣 2016 「彼岸在人間」,日帝藝術,臺北,臺灣 2016 「Young Art Taipei」,喜來登大飯店,臺北,臺灣 2016 「孤獨的漫遊」,南畫廊,臺北,臺灣 2016「Affordable art fair」,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中國 2016 「一號展覽」,北京蘋果社區,北京,中國 2016 「漾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5 「Art Osaka」,Hotel Granvia,大阪,日本 2015 「Art Taichung」,日月千禧酒店,臺中,臺灣 2015 「Art Kaohsiung」,城市商旅,高雄,臺灣 2015 「無限重複」,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4 「Young Art Taipei」,晶華酒店,臺北,臺灣 2014 「森森」,耿畫廊,臺北,臺灣 2014 「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港麗酒店,香港,中國 2014 「共構,對畫」,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13 「如影形隨」,尊彩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2012 「14th KOUSAKUTEN 聯展」,金澤21世紀美術館,金澤,日本 駐村 2012 3331藝術村,東京,日本 典藏 2018《The Day Will Come Again》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7《Abandoned City》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6《Illusion of love》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6《Coco,Cambon No.31》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6《Boyhood》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6《250 Rectangles》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5《Angels》澳門文化局 2013《Wish you were here》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3《You’re so chic, so sexy》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0《The Violent Blue》國立臺灣美術館
盂施甫

Artist

盂施甫

1987年出生於臺中臺灣,現居桃園,動力、機械、裝置藝術創作者。盂施甫關注機械製造與加工技術的創作可能,作品以「運動的美學」為核心,將感性的溫度融入硬冷的機械元件,使工業物件轉化為具備動態美感的雕塑形式,嘗試探討數位製造時代的美學生產。 作品曾入選「臺北數位藝術獎」、「全國美術獎」、「北京青年藝術100」等獎項,榮獲「藝術銀行新媒體藝術類典藏」、「國美館青年典藏計畫新媒體藝術類永久典藏」,並參與「全國美術展」、「臺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臺北數位藝術節」、「FORMOSA雕塑雙年展」、「臺灣文創藝術博覽會科技藝術特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 青年藝術100啟動展」、「臺灣燈會」等大型展覽。 近期個展 2016「小折磨」,也趣藝廊,臺北,臺灣 近期聯展 2020「風之姿」,臺電D/S ONE 電幻1 號所,板橋,臺灣 2019「飛行實驗室α」,臺北當代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2019「會動的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9「工家美術館」,勤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9「白晝之夜」,洲子一號公園,臺北,臺灣 2019「生活時間考」,新竹241藝文空間,新竹,臺灣 2019「不正經調查局 Nonsense Agency」,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9「FLOW - Glimpse and Flying 轉瞬及飛翔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2019「新北市兒童藝術節」,新北市市民廣場,板橋,臺灣 2019「【淬(サイ)·煉(レン)―百錬鋼を成す】 臺灣當代藝術展」,東京臺灣文化中心藝廊,東京,日本 2019「扶疏」,誠品畫廊 Eslite Gallery,臺北,臺灣 2019「旅人風景─臺北日常」,老爺行旅 南港,臺北,臺灣 2019「2019 臺灣燈會 」,大鵬灣藝術燈區,屏東,臺灣 2018「2018 編織藝術節 - 山海聽織 」,苗栗舊火車站 (前站),苗栗,臺灣 2018「FUTURE: FUTURE|Panasonic 創業 100 週年紀念展」,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臺北,臺灣 2018「街大歡囍─日常無感指南」,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臺灣 2018「河北國際工業設計週 - 感同身受 Empathy: Sensor Awkening」,保定市容城縣體育館(雄安新區),河北,中國 2018「專注的動作」,雙方藝廊,臺北,臺灣 2018「街道美術館PLUS」,臺南市中西區海安路與中正路周邊 ,臺南,臺灣 2017「留住一切親愛的」聯展 ,三灣鄉銅鏡村,苗栗,臺灣 2017「擬/物/體」,藝術銀行,臺中,臺灣 2017「青年藝術100-啟動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7「ART FORMOSA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松菸文創園區 x 誠品行旅,臺北,臺灣 2017「嗜暴者」,臺藝大藝術博物館Art Museum,臺北,臺灣 2017「世界旅人」,THE ONE GALLERY –人文遠雄博物館,高雄,臺灣 2017「跳格子—藝術銀行接力展-臺北」,TAF空總創新基地,臺北,臺灣 2017「感同身受-臺灣文創藝術博覽會科技藝術特展」,經濟部臺中軟體園區,臺中,臺灣 2016「箱鬼」,伊日藝術臺北空間,臺北,臺灣 2016「高雄漾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6「何以為度?」FORMOSA雕塑雙年展,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6「夢‧棲地─館藏青年藝術主題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5「臺北數位藝術節-創世紀」,松山文創園區,臺北,臺灣 2015「顯 / 隱:這個○○世代— 藝術銀行當代藝術展」,彰化縣立美術館,彰化,臺灣 2015「YOUNG ART TAIPEI 臺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喜來登大飯店,臺北,臺灣 2015「旅行的大洋蔥計畫第七站-藝術銀行與大洋蔥美術館」,臺新銀行總部,臺北,臺灣 2015「地方・記憶・時間流─紀實攝影與當代藝術的對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文創館,苗栗,臺灣 2015「進化之力」,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獲獎 2016 獲選「關渡美術館國際對等交換駐村計畫」-「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進駐藝術家」 2014 獲選「板橋435藝文特區」進駐藝術家 2013 獲選「Art Studio駐店創作計畫」,誠品信義店Art Studio 2011「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 典藏 2019「涼日」特別版,勤美藝術基金會 2019「候鳥」特別版,新北市政府 2016「飛行試煉」1/1 版,藝術銀行新媒體藝術類 2013「The〝O〞001」2/3 版 ,藝術銀行新媒體藝術類 2013「Engine Pulse」1/1 版,藝術銀行新媒體藝術類 2012「The〝O〞001」1/3 版,青年典藏計畫新媒體藝術類
徐嘒壎

Artist

徐嘒壎

1982年生於臺灣高雄,英國里茲大學藝術創作博士,目前為東海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徐嘒壎的作品與研究凝視著『看』這件事,尤其是在日常時間運動中超速度或看似無速度的視覺,作品探討數位機具、物質性、知覺與時間。 徐嘒壎先後於臺灣高雄、臺南、臺中、臺北,英國里茲、倫敦、約克、普雷斯頓、愛丁堡、格拉斯哥,德國柏林、西班牙馬德里、美國紐約,紐西蘭基督城,日本東京,韓國首爾,菲律賓,印度巴羅達等地展出影像作品 。(擷取自 TCAA 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近期個展 2018 「三點水麗」,福利社,臺北,臺灣 2017 「微分影像」,看到藝術,臺北,臺灣 2017 「屋劇」,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臺中,臺灣 2015 「看觀看」,利芙頓工作室,里茲,英國 2014 「盲看」,歐德麥寧大樓,里茲,英國 2014 「盲看」,約克學院畫廊,約克,英國 2007 「間隙-流動的內在風景」徐嘒壎碩士畢業個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畫廊,高雄,臺灣 近期聯展 2020 「一○九年苗栗雙年展」評審委員展出,苗栗縣文化觀光局,苗栗,臺灣 2019 「高雄漾藝術博覽會—藏海藝術特區」,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9 「移動的印記」馬來西亞藝術學院附屬藝廊和城市分院藝廊,吉隆坡,馬來西亞 2019 「一個假想的電影劇本-天堂門」臻品藝術中心29週年建築與藝術策劃展,臻品藝術中心,臺中,臺灣 2019 「存在‧感」臺灣東海大學與泰國藝術大學教授作品交流展,東海大學藝術中心/泰國Silpakorn大學藝術中心,臺中,臺灣/曼谷,泰國 2019 「大肚山風」,昆士蘭表演藝術中心,布里斯本,澳洲 2018 「數位挾制」德國漢諾威城市數位藝術展—鍋爐房動態影像單元-垂直電影院,漢諾威浮士德文化中心,漢諾威,德國 2018 「心的住所」,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臺中,臺灣 2018 「臺日藝術博覽會」,臺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樓,臺中,臺灣 2017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前線R04,看到藝術,臺北,臺灣 2017 「我要用王樣水彩做出好作品」,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臺中,臺灣 2016 「臺灣當代一年展」,花博爭艷館,臺北,臺灣 2016 「光離作用影展」,花博爭艷館,臺北,臺灣 2016 「西班牙當代新媒體音像藝術展臺灣單元」, 西貝勒斯宮,康普頓斯大學,希古洛藝術中心,馬德里,西班牙 2015 「當。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柏林,德國 2015 「熱水袋」,首爾視廳館,首爾,韓國 2015 「臺灣新錄像藝術」 Yogiga gallery,首爾,韓國 2015 「N分鐘影像藝術節- 臺灣選片單元」, 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2015 「M21 影像地帶 第五屆 N分鐘影像藝術節」, 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5「 當。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TamtamArt Taipei, 臺北/空場,臺北/自由人公寓,臺中/院子劇場,高雄/江山藝改所,新竹/臺灣 2014 「奔流螢幕影像藝術節Sluice__ screens」,The Hospital Club,倫敦,英格蘭 2014 「動態影像巡迴計劃The Moving Image Project」,Brooklyn Fire Proof,布希維克,紐約,美國 2014 「動態影像巡迴計劃The Moving Image Project」,克萊斯特郡,紐西蘭 2014 「動態影像巡迴計劃The Moving Image Project」,東京,日本 2014 「動態影像巡迴計劃The Moving Image Project」,RaGa Gallery,巴羅達,印度 2013 「漢諾威錄像藝術節Hanover Project Video Festival」,中央蘭開夏大學,英國 2013 「黑立方年度展」,Old Ambulance Depot,愛丁堡,英國 2013 「黑立方年度展」,Whitespace,愛丁堡,英國 2013 「盧門線上入選展」,The Lumen Online Gallery,卡帝夫,英國 2013 「零度合成徵件展Synthetic Zero Event」,Bronx Art Space,紐約,美國 2013「循環Loop#3」,tamtamART Taipei IPIX,臺北,臺灣 2013 「新肉畫廊年度徵件展The Fresh Meat Gallery 2013 Open Call 」,Fresh Meat Gallery,倫敦,英國 2013 「格拉斯哥雕塑工作室獨立短片播映」,Glasgow Sculpture Studio Gallery,格拉斯哥,英國 2013 「戰備沙龍:會員年度展」,Embassy Gallery,愛丁堡,英國
陳穎亭

Artist

陳穎亭

1985年生於臺灣臺中,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現為當代纖維藝術家。陳穎亭的創作是以「纖維‧紀行」的方式來探討存在與自我的議題。自生活中收集而來的物件,回溯自己過往存在的記憶、生命感悟,聚焦在纖維材質的轉化,經歷一段段長時間手作的過程中,漸漸累積與形構自我的整體面貌。在這流轉的時間中,陳穎亭身為旅行者,途中紀行在不同時空裡的移動、收集與紀錄間,嘗試、探尋與反思。 2016年於葡萄牙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中獲頒首獎的〈鐵鏽物件〉,藉由向大眾募集極具情感意義且生鏽的鐵物件,募集者寫下他/她對物件的情感意義,再由創作者做進一步的物件及情感的轉移。這件作品的創作計畫是陳穎亭首次向大眾公開募集,並開始於facebook經營專頁鐵鏽物件Rested Objects。 獲獎 2019 「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入選,韓國清州 2019 「第八屆當代織品藝術國際雙年展」,入選,西班牙馬德里 2018 「2018巴伐利亞美術工藝新秀獎」,入選,德國慕尼黑 2016 「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典藏獎,葡萄牙 2014「瓦奇里納獎─國際當代織品/纖維藝術競賽」,銅獎,義大利,曼尼雅各 2013 「SUAVE西班牙第五屆國際織品配件評選三年展」,入選,西班牙馬德里 2013 「美國新墨西哥阿布克奇纖維藝術雙年展」,入選,美國新墨西哥州 2013「 2013高雄獎」,首獎,臺灣 2012「從洛桑到北京─第七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入選,中國江蘇 2012「Talente 2012」,入選,德國慕尼黑 近期個展 2020 「沁-陳穎亭鐵鏽染展」,Liquide Ambré 琥泊,臺北,臺灣 2019 「日常包裹—陳穎亭鏽染個展」,箱庭 はこにわ,臺中,臺灣 2018 「物件風景」,Vima House 維摩舍,臺中,臺灣 2018 「時草」,暖煖私房,臺中,臺灣 2018 「Pop Up Installation 鐵鏽 . 纖維 . 首飾之秋」,張張 changchang,臺北,臺灣 2017 「鏽行之間-陳穎亭纖維展」,好樣思維,臺北,臺灣 2016 「鉄鏽物件」,古道具,臺北,臺灣 2016 「纖維‧日常 × 陳穎亭」,七柒,臺中,臺灣 近期聯展 2021 「春、夏季語 臺灣、日本器物聯展」,陶華灼展覽館,臺北,臺灣 2021 「草物織事:有草木織品與手作的日常生活」,或者工藝櫥窗,新竹,臺灣 2020 「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臺南市美術館,臺南,臺灣 2020 「2020基隆潮藝術:海的一日」,正濱漁港,基隆,臺灣 2020 「溯根之徑 Routes to Roots」,臺北日動畫廊,臺北,臺灣 2020 「夏花 l 器。物。聯展」,罐子茶書館,臺北,臺灣 2019 「中年男子三部曲」,臺中107、黑白切、Z書房,臺中,臺灣 2019 「暖煖私房年度企劃展 - 旅侶」,暖煖私房,臺中,臺灣 2019 「不見之景 SightUnseen」陳亭君 x 陳穎亭 雙個展,外子,臺北,臺灣 2019 「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臺南,臺灣 2018 「巡遊山水 - 即景茶席概念創作展」,養心空間,苗栗,臺灣 2017 「無用地」,紅野畫廊,臺北,臺灣 2017 「倫敦時裝周國際時尚展」,倫敦,英國倫敦時裝週「國際時尚展」倫敦時裝週「國際時尚展」 2017「存在當代雕塑與工藝之間」,總統府藝廊,臺北,臺灣 2016 「盛 國際容器展」,CC Gallery,臺北,臺灣 2016 「鹽 漬 –醃漬鹽埕大小五金創作聯展」,PIN sstudio 別件室,高雄,臺灣 2016 「煉物癖日常光景」,CHIAO tea salon,臺北,臺灣 2016 「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葡萄牙 2015 「冠冕上的珍珠-國際工藝競賽臺灣新銳創作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 2015 「2015臺灣文博會–品臺灣」,國際文創新銳展區,華山1914文創園區,臺北,臺灣 2014 「2014臺灣當代纖維藝術大展–織路染旅」,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 2014 「瓦奇里納獎–國際當代織品/纖維藝術競賽」,義大利,曼尼雅各 2014 「慢慢舀」,慢鏝當代首飾物件藝廊,臺北,臺灣 典藏 2019〈容器〉,第八屆當代織品藝術國際雙年展」,西班牙馬德里 2016〈鐵鏽物件〉,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葡萄牙吉馬良斯 2013〈碎布記憶〉、〈鐵鏽日記〉,高雄市立美術館,臺灣 駐村 2019 駁二藝術特區藝術家對等交換計劃,京畿道創意中心,安山,韓國
張程鈞

Artist

張程鈞

1996 出生於臺灣,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目前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居住和創作於臺南。張程鈞關注歷史敘事和人的行為意識,並透過動力裝置和影像重新布局。 曾獲選參與天美藝術基金會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亦獲「世安美學獎」造形藝術類、「臺灣美術新貌獎」評審團獎肯定。除了個人展覽外,曾參與「富岡鐵道藝術節」、「月津港燈節」等展出。 獲獎紀錄 2019 世安文教基金會,世安美學獎,造形藝術類 2019 天美藝術基金會,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2018 臺灣美術新貌獎,評審團獎 近期個展 2020「一」,秋刀魚藝術中心,臺灣,臺北 2019 「不同空間的我們,擁有相同的指向」,鹽埕黑白切藝文空間,高雄,臺灣 近期聯展 2020 「富岡鐵道藝術節」,伯公岡公園,桃園,臺灣 2019 「月光之城」,月之美術館,臺南,臺灣 2019「大度山風」,昆士蘭表演藝術中心,布里斯本,澳洲 2019「隨光呼吸」,月津港燈節,王爺巷,臺南,臺灣 2019「有機計畫」,臺灣藝術大學國際展廳,臺北,臺灣 2018「舊城新生博覽會」,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臺中,臺灣 2018「THE ROOM」,東海大學43號創藝實習中心,臺中,臺灣 2018「臺灣美術新貌獎」,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臺中,臺灣 2018「淨土無花」,東海大學43號創藝實習中心,臺中,臺灣 2017「十九巷十四號四樓」,東海大學43號創藝實習中心,臺中,臺灣 2017「東海大學創新人博覽會」,東海大學體育館,臺中,臺灣 2017「絕響」,東海大學43號創藝實習中心,臺中,臺灣 2014「歸巢」,屏東美術館,屏東,臺灣 公共藝術 2020 「捲尺的秘密」,東峰國中,臺中,臺灣
葉治伸

Artist

葉治伸

葉治伸來自馬來西亞, 畢業於馬來西亞取得室內建築設計,在藝術的夢想驅使下來到臺灣求學,取得東海大學獲得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創作碩士學位。墨斗作為葉治伸的創作發想是連接著他的童年,以及過去就讀室內建築的訓練,現在墨斗線也延續著他的生命時間故事到畫布上。重複地堆疊一條條線,並朝著橫向無限延伸,沒有邊際,構成了一幅幅疏密相間或積疊的圖像。無數色彩線條的堆疊,把時間性,勞動性帶入畫面。藉由象徵文化、生活的色彩組合,試圖創造出一個多元的色彩空間。 曾獲得「2021台南新藝獎」、「2020南瀛獎」西方媒材佳作、「全國美展」油畫類銀牌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重要的創作獎項「2020創作卓越獎」等。曾於新竹沃沃美學,臺北金車文藝中心以及新北市藝文中心等舉辦個展,並多次參與聯展邀請。 獲獎 2021 臺南新藝獎 2020 南瀛獎 西方媒材類佳作 2020 一○九年全國美術展 油畫組銀牌 2020 創作卓越獎 2019 第13屆龍顏藝術創作獎 近期個展 2021 「編織時間的人」,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新竹,臺灣 2020「編織時間的線」,沃沃美學,新竹,臺灣 2019「雜訊」,金車文藝中心,臺北,臺灣 2019「記錄時間的線」,新北市藝文中心,臺北,臺灣 2016「記錄時間的人」A+藝術空間,臺中,臺灣 近期聯展 2020「躍向宿命,如何逃離」,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9「 第十三屆龍顏藝術創作獎巡迴展覽」,金石堂臺中福科店,臺中/南藝廊、南紡購物中心,臺南/金石堂汀洲店,臺北,臺灣 2018「臺灣當代一年展」,花博爭艷館,臺北,臺灣 2018「臺中藝術博覽會」,臺中日月千禧酒店,臺中,臺灣 2018「知音小吃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地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6「我們生活在這裡,我們必須在乎」,東海創新人博覽會,臺中,臺灣 2016「再會中港路」,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臺中,臺灣 2016「記錄時間的人」畢業個展,A+藝術空間,臺中,臺灣 2016「指認‧確認」,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臺中,臺灣 2015「聚」,藝術空間B1良鑑廳,臺中,臺灣 2013「9」聯展 ,Metro Point廣場,加影,馬來西亞 2012「Anonymous」繪畫聯展,國家銀行國行美術館,吉隆坡,馬來西亞
劉瀚之

Artist

劉瀚之

1982年出生於臺北臺灣,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媒體藝術組。劉瀚之關注於人在空洞時刻的困頓無解的抑鬱情緒,或自人的心理所延伸出的奇異場景,透過影像或運用低科技的機械零件,製作出煞有其事卻又無實務用途的「類道具」裝置。為 「2011臺北美術獎」得主,並多次受邀國內美術館展出。 獎項 2011 臺北美術獎 首獎 近期個展 2015「邂逅枷」,維他命藝術空間,Frieze倫敦藝術博覽會,英國 2013「原地散步」,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1「流汗之夜」,南海藝廊,臺北,臺灣 近期聯展 2020「時間在哪裡」,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臺北,臺灣 2017「伏流‧書寫」,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3「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北師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3「真真:當代超常經驗」,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1「2011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張暉明

Artist

張暉明

1984 年生於臺灣臺中,現居於臺北的新媒體藝術家。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張輝明關注於當代影像與身體感知之美學,擅長新媒體、機械動力裝置、空間裝置等創作形式,更跨足劇場舞臺、多媒體設計領域。 曾獲「 2009 臺北美術獎」、「2010 臺北數位藝術獎」音像類首獎、「2012 全國美展」新媒體藝術類銀牌,並獲選為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推薦作品。曾至法國、蘇格蘭與韓國等國駐村創作,近年來也陸續受邀到法國、英國、韓國、 中國、香港等地展出。 獲獎 2012 全國美展 新媒體藝術類銀牌獎 2010 世安美學獎 造型藝術類 2010 第五屆臺北數位藝術獎 音像類首獎 2010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 新人推薦特區」 2009 臺北美術獎 首獎 200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卓越獎 近期個展 2015「Tough Town」,伊通公園,臺北,臺灣 2014「張暉明個展」,非常廟藝文空間,臺北,臺灣 2014「張暉明個展」,弔詭畫廊,高雄,臺灣 2013「暴力與詩意」,a.m space,香港 2012「∞」,伊通公園,臺北,臺灣 2010「The Last Rose」,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藝廊,臺北,臺灣 近期聯展 2020「關渡光藝術節-量子糾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 ,臺北 ,臺灣 2016「大內藝術節x大直內湖創意街區 | 日出的悸動」,秋刀魚藝術中心 ,臺北,臺灣 2016「療癒之泉—格蘭菲迪臺灣藝術家駐村計畫12週年」,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5「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格蘭菲迪釀酒廠畫廊,蘇格蘭 2015「MimiLucy - Back to Life」,采泥藝術,臺北,臺灣 2015「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4「進化之力」,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方舟,臺,臺灣灣 2014「天下無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曼徹斯特,英國 2014「青春-誠品畫廊25週年」,誠品畫廊,臺北,臺灣 2014「微自然」,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2014「Open Studio」,西帖國際藝術中心,巴黎,法國 2013「亞洲巡戈」,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3「浮世寓境─新媒體藝術典藏展」,數位方舟,臺中,臺灣 2013「分輕重-弔詭畫廊開幕展」,弔詭畫廊,高雄,臺灣 2013「Fluxus Forecast」,高陽藝術村,高陽,韓國 2012「顫動感-臺灣數位藝術新視野」,K11,香港 2012「Extended Sense」,Alternative Space Loop,首爾,韓國 2012「藝變者遊行」,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2「全國美術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2「替身術」,香港中文大學許氏文化館,香港 2012「視覺眩暈─臺灣媒體藝術六人展」,鳳甲美術館,臺北 2011「運動體」,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2011「第十一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學術主題展:“返回原點”」 ,柴油機廠,山西平遙古城,中國 2011「粉樂町─臺北東區當代藝術展」,臺北,臺灣 2010「MimiLucy - Never Give Up - The New World」,非常廟藝文空間,臺北,臺灣 2010「第五屆臺北數位藝術獎」,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臺灣 2010「The 7th Busan International Video Festival」,媒體藝術中心,釜山,韓國 2010「藏」,K’s Art,臺南,臺灣 2010「臺北當代藝術中心 開幕展 2」,臺北當代藝術中心,臺北,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