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Introduction

Exhibition

NULL 空產生

Curator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Duration

2022-06-28 ~ 2025-06-25

本次展演以「NULL空產生」為題,試圖藉由藝術探討時代現象—每個個體都是產生器,以各自的思考模式及價值觀,自身與外來衝突、融合,進而製造出獨特的產物,這是個屬於產生器的時代。網絡將既有之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中的所有存在、關係轉化為單一訊息,並試圖從中建構秩序基模。綜觀而言,網絡世界並非與我們隔絕,而是一種富有流動性、柔軟性,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 產生器是一種媒介,其存在代表著主體的意識,同時作為個體變動的思想。而網際網絡發展迄今,虛擬介面中的訊息節點數不勝數,一個關鍵字、一組標籤,均成為後設演算的連結,逐步覆蓋社交媒體。產生器在這個時代有著廣泛的運用,它可以快速的做出我們想做的圖片、文字,還趣味十足,例如:梗圖產生器、唬爛產生器。因為其拼湊重組後的結果極富娛樂性,產出的內容似是而非,甚至毫無邏輯可言,其存在本身反映了大數據時代下破碎的資訊觀:意義的虛實變得不再重要。 發源於虛擬網路的產生器,連結我們在現實所創作的作品,最後回歸虛擬空間,似一個迴圈,虛實相交,就如同現代人的日常一般。虛擬與現實的界線日漸模糊,在這個時代何謂真假似乎能夠自由的被定義,人們若認定它為真實,那它就是真實。對於這個世代來說,網路世界便是我們的真實。 千禧世代的我們都是「產生器」,接收外界的碎片資訊,產生出未知、變化多端的「NULL」;而每個人的想法也都是會變動的,產生出來的結果也是同樣不斷地翻新推進。「Nothing unique is long-lasting」則概括我們整個變動的時代,可知所有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或許看似雜亂無章,看似只有娛樂性而缺乏精神性,可以是任何物,或根本無物,不斷地拼湊重組下,意義的虛實不再重要。人們已習慣變動,於變動中做出改變似乎是微不可察,被動的接受不再是成長標的,逐漸轉變為產出初始訊息的個體,而非從前的資訊接收體。然如何在這完全自由的時代,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規則? 「NULL空產生」著重於此世代特有的時代精神,藉由作品的交叉匯集,形成創作者對於藝術、社會與自我的觀點,並深入探討、拼湊新世代如何以藝術產生時下所獨有的可能性,從中找尋出個人與社會的羈絆與共鳴。期望能成為同學們創作的契機,試圖透過視覺、行動來詮釋,產生屬於我們未知的可能性。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承辦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111 級 藝術組 指導教授 李炳曄、蕭美玲、倪明萃、李明學、孔建宸 總召集人 許甜甜 副召集人 吳姵蓁 副召集人 陳誼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系主任 游章雄 行政助教 邱鈺君 電話|02-27321104 #63407(系所辦公室) 傳真|02-27324069 所址|106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藝術館3樓) 信箱|ace@tea.ntue.edu.tw

Explore Works

more works

About Curation

more description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111 級藝術組

Curator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111 級藝術組

1. 蒐集/抓取-侑倫 ,振綾 內在與外部訊息的調合 從人們誕生在世界上的那一刻起,作為產生器的個體便不斷的抓取各種訊息,從環境,從他人,從網路世界。蒐羅到的訊息當中,有直接藉由感官所觸及到的,抑或經他人重製後的產物。個體仰賴著自我意識進行重新詮釋及認知構建,再將這新釋義循各種管道投放出來。在此循環之下,外界形塑了個體,我們同時也成為了影響環境的一份子。而在此資訊爆炸的時代,蜂擁而入的訊息到底是真實還是虛假的片段,現實與得到的訊息之間的關係;消息又如何被辨別, 個體意識所扮演的角色為何,試圖用自我來進行探尋與梳理。 2. 分解/重組-陳蓉 網路文化的無限混沌 現代人類身處與網路世界並行的生活模式,無時無刻充斥在來自四面八方訊息流通的混沌狀態:在虛擬世界中消弭現實異域的界線產生新的同化與融合、豎起對立與衝突的意識形態或是更多無法單純被兩元分化的灰色地帶-新的文化相繼產生。不僅如此,網路文化發展的過程下,背後形成無形的意識操控,或是在大眾主流下被形塑出的隱形符碼指向,新興世代的人類面對的除了是現實世界的繁忙還有資訊化、速食文化的快速無限增生,一方面可以說是獲得所有,另一方面卻容易流於虛無迷失與空洞。處於當代社會下的人類該如何透過「分解」與「重組」的自我轉化?形塑出自身思想的一套脈絡,試圖表現其存在的獨特性。 3. 新可能/產出-軒寧,娜努 跳脫產生的脈絡之外 相比過往,物質生活的富裕使得現代人有權追求更多的自我實現,社會的人格化促使個體差異日漸擴大。在大敘事觀點被解離的過程中,有人嘗試異質合作,以融合彼此的框架信念為要,併發出變動中的世代花火;有人則試圖反抗普世價值,只相信自己所見之「真實」,又或加劇大眾媒體的操弄,片面的、欲蓋彌彰的訊息,已然覆蓋社會。在這做什麼都不奇怪、可謂迷因化的時代,人們早已習慣變動,於變動中加諸改變,似乎是微不可察,被動的接受不再是成長標的。再製及二創氾濫的當下,產生器如何轉變為產出初始訊息的個體,而非從前的資訊的接收體,已然成為當代課題。